为了使内科系统医生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提高科室之间医护人员沟通协调能力,缩短急会诊到达时间并强化医护人员应急急救能力,从而提高术中患者抢救效果和生命质量,4月26日晚18:10,我科在质管办、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指导下,组织了多科室联合的术中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会诊应急演练。
演练场景为:2018年4月26日17:40接到妇产科电话,有一经产妇李某,32岁,宫口已开8cm,因“胎儿宫内窘迫”需立即行剖宫产,入院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均正常。于18:09分娩一体重3kg男婴,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率60次每分,刺激无呼吸,重度窒息。立即进行紧急抢救,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助产士行新生儿心肺复苏,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按照术中抢救急会诊流程,主刀医师于18:10下达请儿科医师急会诊指令,巡回护士立即电话通知儿科医师急会诊,儿科医师于18:14到达手术室工作人员入口,电话联系相应急诊术间,巡回护士接到电话后为会诊医师开门并指导着装。
会诊医师于18:16进入会诊术间,立即参与抢救工作;通过儿科、麻醉医生及助产士的协调配合,于18:18分新生儿心肺复苏成功,生命体征平稳,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演练进行的同时,内二科王主任、内三科邓主任、儿科当日在岗医师及参加演练以外的全体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了现场全程观摩。
演练结束后,质管办赵主任对此次演练目的及演练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诉和总结,医务科汪科长、护理部杨主任、院感办陈老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讲述,并提出整改意见。
本次应急演练存在以下问题: 1、从三楼儿科到六楼手术室因无步行楼梯到达工作人员入口,等待电梯花费了2多分钟,虽比往常夜间等待电梯的时间较短,但对于抢救会诊特别紧急的情况,等待电梯时间仍然相对较长;2、儿科医师在换鞋间着装时因脱掉白大褂再穿隔离衣延长了着装时间;3、手术一间与二间之间仅走廊地面有标识,但墙上缺少指示标识;4、巡回护士对儿科电话不熟悉,同时通讯录上电话号码过多、通讯录离电话墙太远不便查看,从而延长了查阅电话号码的时间。
本次演练是麻醉科手术室搬入洁净手术室以来首次进行的多科室联合的综合性应急演练,各科医护人员在抢救急会诊流程上沟通清晰、衔接紧密,强化了多科室联合急救的协作能力。通过本次演练,部分内科系统医师熟悉了手术室环境布局,参与者的抢救应急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演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